国务院@你
赣服通
南昌发布
微信公众号
媒体矩阵
手机WAP
小洪同学
英文版
政务邮箱
分享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政务要闻>县区动态

看新建区南矶乡如何打通服务“洗脚上岸”渔民“最后一公里”

乡便民服务中心为何搬至80公里外的城区?

来源:南昌日报社 发布日期:2023-11-14 09:04:12 浏览量: 字体

“以往办事要专门回乡里,一来一回起码要四五个小时。现在乡便民服务中心搬进城,太方便了!”窗明几净的办事大厅内,南昌市新建区南矶乡红卫村的退捕渔民万仁玉正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办理养老保险补缴业务。为方便就近服务转产就业的退捕渔民,近日,南矶乡将便民服务中心从岛上搬至相隔80公里的新建区中心城区,实现了“办事不归乡”,全面提升了政务服务便捷度和群众获得感。

南矶乡,是新建区最边远的乡镇,也是鄱阳湖主湖区南部的小岛。居住在这里的人,过去“靠湖吃湖”,家家户户都以打鱼为生。2021年,长江“十年禁渔”全面启动,渔民们纷纷“洗脚上岸”。“很多渔民都选择在中心城区务工,主要从事服务业和建筑业,还有的借助小额贷款等政策自主创业。”南矶乡党委书记夏祖冠表示,“我们乡有居民6600余人,但目前常住人口只有300多人,之所以把便民服务中心从岛上搬到城区,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为了方便这些进城务工的渔民。”  

夏祖冠简单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南矶乡距离新建区主城区80公里,以往群众回村里办事,需乘坐公交,遇到丰水期还需转乘轮渡,单趟就要两个多小时,业务办完再返回,需要一天的时间。加上请假误工、外出开销,群众负担不轻。“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针对群众反映最多的‘回乡办事难’问题,我们从群众关心关切出发、从群众急难愁盼着手,整体搬迁南矶乡便民服务中心,以城区办公场所为主阵地,联动南矶乡各村和红石厂,协同办好村民事,延伸公共服务,尽心尽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夏祖冠说。

记者在新建区中心城区的凤凰山社区看到,新搬迁的南矶乡便民服务中心功能齐全,开设了社保、医保、民政、就业等办事窗口,共有67个服务项目。“村民想办的事在这里基本可以办完,而且我们还开通延时服务,方便下班群众前来办事。”南矶乡便民服务中心负责人万安告诉记者,便民服务中心实施“一个窗口受理、一次性告知、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和“隔天办结”模式,“我们将把这里打造为成集便民服务、民情收集和流动党员服务‘三位一体’的便民服务中心。”

为帮助南矶乡便民服务中心快速完成搬迁,新建区政数局积极配合开展相关数据迁移工作。“政务服务最关键的是方便快捷。对于这些户籍在农村,但常年在外务工的退捕渔民来说,解决好‘居住在城区,办事回乡下’等问题,是他们的现实需求。”新建区政数局局长邓海涛表示,“南矶乡是全省首个将便民服务中心整体搬迁进城的乡镇,为确保搬迁顺利完成,我们加强了技术保障,并安排了专班协同服务。”

便民服务中心搬迁至城区,那么居住在村里的300多名居民办事问题如何解决?“现在常住村民大多是老年人,我们在每个村都设置了便民服务站,安排了便民服务代办员,代办员收集村民办理事项材料,一站式服务群众,让群众无须跑腿。”夏祖冠表示。

民有所需,政必有应。从岛上搬进城里的便民服务中心,是新建区推动主题教育与为民办实事互融共进的生动实践。新建区是南昌市唯一的鄱阳湖滨湖区,有南矶、联圩、铁河等6个涉渔乡镇,建档立卡的退捕渔民有6108人。为了切实做好退捕渔民转产就业工作,新建区从帮助就业、扶持创业、开发公益性岗位、开展困难救助、发展乡村产业等多方面帮助渔民就业创业。“渔民就业安置和社会保障,事关长江禁捕退捕工作长远发展,也事关广大渔民当前和未来生计。通过开展主题教育,倾听群众声音、强化问题导向,我们靶向发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让基层群众在公共服务均等化上更有获得感、幸福感。”新建区委组织部党建综合服务中心主任熊满根说。今年是长江十年禁渔全面实施的第三年,新建区还将进一步加强对退捕渔民的就业帮扶,通过扶持打造渔民转产就业(产业帮扶)基地等项目,让渔民就业有出路、生活有保障,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篇章。

分享:
TOP 【打印】 【关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