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你
赣服通
南昌发布
微信公众号
媒体矩阵
手机WAP
小洪同学
英文版
政务邮箱
分享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政务要闻>今日南昌

我市大力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省内通办”

提升便利度 升级“朋友圈” 构建新生态

来源:南昌日报社 发布日期:2023-11-20 07:48:18 浏览量: 字体

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是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政务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我市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开展政务服务改革探索和创新实践,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省内通办”从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入手,最大限度满足广大群众异地办事需求,有效解决群众异地办事“往返跑”“多地跑”等难题,政务服务便捷度和群众获得感显著提升。

丰富通办形式 异地办事不再难

“万分感谢,你们真是帮我解了燃眉之急啊!为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点赞。”南昌市洪都小学退休职工邓老师在电话里连声道谢。近日,邓老师在外地不慎摔倒,造成左肱骨大结节骨折需住院治疗。当医院询问是否有医保时,远在外地的邓老师不知所措,电话联系上青云谱区市民服务中心后,该区立即联系医保窗口开展“跨域通办”工作,为邓老师顺利办理了异地就医联网即时结算手续,让他可以在医院直接刷卡报销。

为了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更好地满足企业和群众异地办事需求,青云谱区主动出击,积极寻求“跨域通办”合作机会,拓宽“跨域通办”办理渠道,丰富“跨域通办”合作内容,加大“跨域通办”工作力度,依托江西政务服务网、“赣服通”等平台“跨省通办”服务专区,积极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省内通办”工作,通过“全程网办”“异地代收代办”“多地联办”等方式,实现了更多高频事项“跨省通办”“省内通办”,切实把“跨域通办”办到企业和群众的心坎上,为企业和群众排忧解难。

目前,青云谱区已完成与江苏省江阴市、湖南省岳阳市“跨省通办”的合作协议签订,完成与赣州市章贡区、兴国县、吉安市吉州区、上饶市信州区、宜春市奉新县等地“省内通办”合作协议签订。截至目前,该区依托一窗式综合服务平台开展“省内通办”事项办理,共完成事项测试和审批728件。

异地办事难,是不少人心中的“痛点”,花费大把时间的同时,还可能因为资料不齐白跑一趟。为解决外出务工人员的办事需求,安义县创新建设“安商驿站”,为在外创业人士提供“帮代办”贴心服务,全面提升政务服务便捷度和群众获得感。

“从今年7月份开始,我们先行试点完成了上海、南京、杭州、武汉安义商会4个具有典型性的安义外埠商会作为‘安商驿站’政务服务点的建设,通过服务关口前移,主动了解企业需求,为在外创业人士提供全程‘一对一’帮代办服务。同时,我们对‘安商帮代办’和‘安政帮代办’还进行了专门的业务培训和礼仪服务培训等,确保让企业、群众的业务办得放心、舒心。”安义县政数局陈勒英说。

开设专窗受理 助推政务服务再升级

“您好,我的户口是浙江衢州的,目前在新建区买了房,想在这里落户,是不是得回衢州办理迁移手续?”日前,唐女士来到新建区政务服务中心的办事大厅,在“跨省通办”专窗咨询落户事宜。

“我们会在线上查验房产信息后,符合条件即可‘跨省通办’,5~7个工作日就能拿到新户口,不需要再回户籍地办理。”“跨省通办”专窗工作人员解答道。

为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针对申请人跨区域办理的事项,新建区政务服务中心开设“跨省通办”窗口,安排专人提供咨询解答、帮办代办等服务,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完成收件预审、窗口办理、发放证照文书等环节,相关材料经邮递传递,实现企业和群众办事“一次不跑”。目前,新建区已与浙江、河北、山东等8个省份178个县区建立了“跨省联盟”,签订了《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合作协议》,合作开通企业开办登记、食品经营许可、医师执业注册等162项高频事项。

类似的便利,在南昌县同步上演。南昌县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积极探索“异地通办”创新实践,加强数据共享,越来越多的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了“跨省通办、省内通办、全市通办”。根据企业群众需求,目前南昌县已与聊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州市番禺区、自贡市荣县、岳阳市岳阳楼区签订了“跨省通办”合作协议,与景德镇市、高安市签订了“省内通办”合作协议;发布本地异地通办事项269项,可接受省内通办事项111项、跨省通办事项2009项,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了优质、高效、便捷的异地服务。

“我们还在政务服务大厅内开设了‘异地通办’专窗,配备了专职人员与设备,并充分利用综合受理平台,实现异地窗口收件受理,本地窗口审批出证。”南昌县政数局局长何建国表示,南昌县还积极探索将“跨省通办”“省内通办”改革向基层延伸,推动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的综合窗口并入“跨省通办”“省内通办”专窗服务。

拓展通办领域 持续扩容“朋友圈”

记者了解到,我市在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方面的尝试始于2020年11月与佛山市签署合作协议,明确双方通过全程网办、代收代办、自助机办理等方式,在全省率先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2022年,我市陆续完成与广东省7座城市(广州、深圳、惠州、中山、东莞、佛山、珠海)及长江中游城市群省会城市合作,与青海省西宁市、江苏省扬州市也在当年完成异地通办工作。今年,我市继续与西安市、福州市、青岛市、贵阳市等签订政务服务事项协议。截至目前,我市“跨省通办”版图已拓展为15省23市,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了便利。

“我市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从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入手,不仅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畅通经济循环、促进要素自由流动,而且还有助于我市加快打造新时代内陆双向开放新高地。”市政数局事项科科长刘琛告诉记者,我市将持续拓展“跨省通办”领域、增加通办事项,构建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政务服务新生态;通过梳单、设窗、通权、代办实行“四大举措”,切实为“朋友圈”内的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暖心的政务服务。

分享:
TOP 【打印】 【关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